(1)投票时间:每月6日至25日,为期20天。如遇法定节假日时间需要调整,则另行通知。 

(2)本次活动投票共设五大类:助人为乐好人、见义勇为好人、诚实守信好人、敬业奉献好人、孝老爱亲好人。 

(3)每位投票人每类别每次投票至少选一人至多选两人进行投票。 

(4)每月投票结果于当月最后一天公布名单。 

(5)投票时,投票人在自愿的原则下,请填

写有效联系地址和电话,便于联系。主办单

位对投票人信息严格保密。 

(6)禁止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舞弊性投票。 

 
敬业奉献 王利东

王利东,男,汉族,1978年出生,大学本科学历,依兰县道台桥镇平原学校教师,献身乡村教育24年,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。

逐梦师路,青春启航

1997年7月,王老师从依兰师范学校普师班毕业后,便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,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——依兰县道台桥镇平原村,这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,乡土、乡音、乡情,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。

参加工作的初期,学校教学环境十分艰苦,冬天,每个班级都需要自己动手搭建砖炉子,架炉筒子,在木窗上糊窗缝,钉塑料布来加强保暖。夏天,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事更是不足为奇。由于当时交通不便,很多孩子的求学路也十分艰辛,路途的遥远,使他们不得不骑自行车,甚至徒步前往学校,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一些学生辍学,对此王老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,他和家长、学生们谈心:“你现在不吃读书的苦,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。面对困难,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,不要总是抱怨,我们要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,决心跳出祖祖辈辈的循环,任何一分努力,都有它的价值,我们要有一种坚持的信念”。在王老师的劝导下,学生们想通了,他们大部分重回校园,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王老师深知农村人生活的艰辛,农村的孩子们更需要辛勤耕耘的教师,本着平凡心,事业心和责任心,他20多年如一日扎根在家乡,不畏严寒酷暑,早出晚归,把青春和智慧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农村教育。今非昔比,现在的教学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,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,这也更加坚定了王老师坚守农村教育的信心!

无私奉献,奋进担当

王老师常说:“能被人需要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,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?”生活中只要有需要,但凡他能做到的,他一定会去做。

由于工作需要,王老师担任过班主任,科任及学年组长工作。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,正是学校教育教学环境非常艰苦的时候,对于班级的各项工作,他都亲力亲为,带领学生们克服困难,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,班级的学习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。在担任学年组长工作期间,他能够协调好组内各项教育教学工作,无论组内哪位老师有事,他都会首当其冲的把课程安排好,做到了班级不空课,不缺课,使教学工作稳步进行。即使在担任科任工作时,他也能够在完成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,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,他经常教育学生:不要做半途而废的弱者,读书虽苦,却是改变命运最快的捷径。

王老师是个热心肠,在单位,为了方便大家,多年来他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,一直为一些男同事义务理发,他还经常替老师们值日、值班,为此放弃了自己的许多休息时间,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赞许和感激。王老师与邻里间相处也十分融洽,邻居张大爷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且半身不遂,出门不知回家路。有一次竟然拄着拐杖走出家门,有跌倒的危险,幸亏王老师及时发现并护送回家中,避免了一次意外的发生。王老师还有着一颗公益心。在工作之余,他响应团县委的号召,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,助力了依兰县第一届丰收马拉松比赛。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,真正体现出了王老师为人师表,立德树人。

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

20多年的工作经历,王老师在思想上、教学上成熟了许多,教育教学需要讲究策略,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耐心与奉献,需要踏踏实实的钻研与探索。辛勤的劳作铸就了王老师今天在教育上的价值,把一行行扎实的脚印深深地印在教育的沃土中。

2020年,我们遭遇了疫情。身为一名教师,王老师坚决响应“停课不停学”的号召,他明确自身职责,做好线上教学相关工作。为了让学生们在家里能上好网课,王老师每节课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备课,安排好学习内容,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,对于学生提交上来的作业,不仅能够及时批阅,而且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单独添加学生的微信,开展个别辅导答疑,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,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提高。

王老师对工作的严谨负责和对学生的用心关爱换来了事业的收获。他曾多次荣获县级记功奖励和先进个人称号。他的公开课、论文、科研课题也屡获殊荣。为了充实自己,王老师还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,教育观念不断更新,业务素质不断加强,得到了学校同仁们的认可和好评。
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王老师把青春最美好的一段岁月献给了神圣的教育事业,今后他仍将是奋战在教育战线的普通一兵,“迈上讲台,捧着一颗心来;走出教室,不带半根草去”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,发热!